南糯山古茶山,南麂山古茶山
南麂山属于勐海县格朗河乡,位于勐海县东部,是著名的古茶区,有1700多年的植茶历史。距勐海县城20多公里,东与景洪市接壤,南与勐混镇接壤,西北与勐海镇接壤,北与流沙河、勐宋乡隔江相望。
“高山云作好茶”。南麂山平均海拔1400米,山高谷深,植被茂密。拥有最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经常云雾缭绕,茶叶品质极佳。自古以来就是澜沧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也是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相传南诺茶山茶树栽培种植始于三国时期,茶种和栽培技术是诸葛亮南征时传授的。直到唐代南诏时期,南诺茶山一直是布朗族(普人和普蛮)种植和利用茶树的先民。100多年前,布朗族的祖先从南麂山迁走,留下的茶树被后来迁居的入侵者继承。按照当地彝族人的世代推算,他们从墨江迁到南麂山已经有57代了。
千百年来,彝族人民一直保护和利用南麂山的茶树。并不断进行新的种植和改造,使南麂山茶叶生产不断发展。至清代,南麂山茶园面积达15000余亩,年产干茶300余吨,运往勐海、易武等地加工成各种普洱紧压茶。然后销往国内外。民国初年,由于社会动荡、市场不畅、赋税沉重等诸多因素,江北六大茶山逐渐衰落。同时,澜沧江以南的车(里)佛(海)南(巴)茶区逐渐成为普洱茶的中心产区。其中,我山南诺茶日益突出。勐海茶庄生产的茶叶被收购加工成各种紧压茶,再经过缅甸、印度等国。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