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种茶特点「宋代茶文化特点」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宋种茶特点的问题,以及和宋代茶文化特点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一、广东潮州的凤凰茶有那些品种各具什么特点
《中国名茶志》196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是将凤凰水仙分为13类型,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茶树品种有很大的发展。
二、宋朝茶叶管理政策发生了什么改变
1、榷茶和茶马互市,是我国宋代乃至明清茶政的两项主要内容。所谓“茶政”,无非也就是国家对茶叶生产、贸易、税收等所颁布和制订的一些规定、制度、法令和政策等内容的总称。
2、换句话说,茶政也即政府对茶叶生产、运销的一种干预,是茶业一定发展的一种标志。如前所说,我国最初的茶政,建之于唐。
3、据考证,我国也即唐代的茶政,是从贡茶和征收茶税所开始的。
4、以贡茶和税茶的时间来说,贡茶比课收茶税的时间似乎还要早些。所以,如袁高和李郢等关于茶山贡茶诗中吟及的“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陵烟触露不停采,官家赤印连帖催”等诗句所示,这些贡茶的诏谕和碑文,也即构成我国最早的茶叶法规和茶政内容。
5、关于唐代税茶的情况,上节已经介绍,自裴休十二法提出以后,我国茶叶的法制,相对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但至唐末和五代,茶叶法制又复大乱。如后唐李禀时,“于各要冲设税茶机构,自湖南至京(今洛阳)六七区纳税,以至商旅不通”。所以,入宋以后,一为国用未丰,需增加茶税收入;其次也为革除唐朝以来茶叶自由经营收取税制的种种积弊,故从北宗初年起,就逐步推出了茶叶官营官卖的榷茶制度和边茶的茶马互市这样两项基本国策。
6、或许有人会说,榷茶和茶马互市,不是在唐代就有了吗?是的,唐文宗时,王涯为司空,兼任榷茶使,大和九年十月颁令榷茶,但十一月王涯被杀,榷茶刚刚开始就夭折了。所以,榷茶和茶马互市,虽提出和见之于唐,但实际成制于宋。
7、1.榷茶的实施。榷茶是一种茶叶专卖制度,实质上也是一种茶叶税制。实行榷茶,一般寓税于中,不再设税。其实不是不税,本身首先把税利就考虑计算在内了。但是,国家或官府对榷茶之利,还不限于茶税,他们在垄断茶叶生产和贸易的过程中,通过低价向农民收购,高价向商人售出的手法,一买一卖,转手之间,除税额以外,还取得了惊人的差额;这也是其与茶税又同又不同之处。
8、宋代榷茶制度,前后有不少变化。但是,大体来说,宋朝榷茶的规定是,园户(山区种茶的农民)生产茶叶,先向附近的山场兑取“本钱”,采制以后,以成茶折交“本钱”;多下来的茶叶,不准卖给别人,要悉数出售给山场。至于茶商买茶,也一改过去向产区农民直接收购的习惯,而是先向榷货务交付金帛,然后凭券到榷货务货栈和指定的山场兑取茶叶再运销各地。
9、宋代榷茶,始于乾德二年(964),是年诏在京、建、汉(汉阳)、蕲口(今湖北蕲春)各置榷货务开始榷茶。第二年,又以苏晓为淮南转运使,“榷舒、庐、蕲、黄、寿五州茶货,置十四(一作四十四)场,一萌一蘖,尽搜其利”。
10、这是宋代开始榷茶的情况,其榷货务和山场不断变更,直至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才相对稳定为六务十三场。其六务为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真州(江苏仪征)、海州(江苏连云港)、汉阳、无为和蕲口。十三场是蕲州的王祺、石桥、洗马、黄梅,黄州的麻城,庐州的王同,舒州的太湖、罗源,寿州的霍山、麻埠、开顺口和光州的商城、子安等。
11、宋朝是一个长期在辽、金和西夏侵扰、威胁下被侮苟安的朝代。所以,作为其敛财来源之一的榷茶制度,也常随政治和军事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变动。
12、如最初的榷茶,只限江淮和东南一带,川峡、广南,听民自买自卖,禁其出境。但是,至嘉祐四年(1059),废榷茶改行通商法(徽宗崇宁后又复榷东南茶叶)。至熙宁七年(1074)“天下茶法既通,而两川独行禁榷”;也即全国其他地方可随便买卖,原来不榷茶的川峡一带,反倒增设提举司,“榷川茶以换取边马”实行起榷茶来了。
13、再如商人向榷货务购茶,先前只须交付金帛,雍熙后,由于兵战需要,就改令商人输粟京师,或纳粮于边塞,然后再按值付券,准予兑卖荆湘、江淮茶叶;这也即北宋时一度所推行过的贴射,三说和四说诸法。
14、总的来看,宋代榷制,在徽宗以前,变化较多且乱,崇宁四年(1105)推行引制以后,开始比较稳定下来。引法分长引和短引两种。长引在商人交纳银钱边粮以后,由榷货务发引自买于园户,然后返销引面注明的远方州军。短引只限于产地和邻近州县出售。
15、崇宁以后,南宋、元、明和清代,虽然有时也短期实行过税茶或其他榷制,但基本上都仿效和沿用北宋这种引制,直至咸丰(1855—1866)以后,清廷被迫允许外商在我国腹地开厂设栈,引法渐废,榷茶才最后为厘金和其他捐税所替代。
16、2.茶马互市的成制。茶马互市,是我国唐宋至明代时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的一种以茶易马的贸易制度。我国内地有茶缺马,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又多马和无茶,故我国历史上的边茶贸易,长期就多采用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的交换形式。
17、从文献资料来看,早在唐代,就有“回纥驱马市茶”的记载。但是,不说唐代,即便五代和宋朝初年,这种茶马交易,也未成为定制。因为至宋朝初年,与边疆少数民族博马,主要还是用铜钱。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盐铁使王明才上书:“戎人得铜钱,悉销铸为器”,这样乃设“买马司”,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药主要是茶来换马。这可能也是我国由国家最早制定的茶马互市的政策。在设买马司的同时,于今晋、陕、甘、川等地广开马市,大量换取吐蕃、回纥、党项等族良马。神宗熙宁七年,在四川也推行榷茶,于川(成都)、秦(甘肃天水)分别设立茶司和马司,专掌以茶易马之务。
18、南宋时,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形容说:“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就是描写熙宁建立茶、马司以后的情况。至“绍兴初,陕西失守,……乃奏合四司为一司”;即朱高宗赵构,诏并川秦茶马四司为都大提举茶马司。
19、所谓都大提举茶马司,《宋史·职官志》称:“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此机构设立以后,南宋茶马互市的机构,就相对固定为四川五场,甘肃三场这八个地方。川场主要用来与西南少数民族交易,所换马匹,大都用来作役用。秦场全部用来与西北少数民族互市,所博马匹高大健捷,主要用之以为战马;这也是当时茶马互市的重点所在。
20、元朝不缺马,边茶主要以银两和土货交易。明代初年,恢复茶马互市,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才渐渐废止。由上述榷茶和茶马互市,我们从茶政的建设上,同样也能看到宋代在我国茶业史上所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乌岽宋种单枞的特点
1、凤凰单丛茶,靑茶品种之一,属半发酵乌龙茶系,全国六大茶系之一。
2、宋始,凤凰山第二高峰—乌崬山,有一棵姿雄体壮的茶树茂密生长,至1928年自然枯死,树龄900年。后在专家组勘测证验下,称此茶树为“宋种”,并在此茶树周围又发现了数株树龄400-800年的茶树,是那株枯死之“宋种”通过有性繁育产生的后代。
3、后由宋种嫁接出去的各种香型的茶树,统称为单丛。
4、单丛茶是中国乌龙茶类的代表,以“形美、色亮、香郁、味甘”四绝而饮誉海内外。单丛茶主要产地在广东,其中以凤凰单丛、岭头单丛最出名。“单丛”历史上是“单株采制”的特定名称。现代概念的单丛茶,是原有“单株采制”的延伸。
5、有单株采制的,也有单丛品系、单丛品种采制的。凤凰单丛按照制作工艺,又将其划分为肉桂香、黄枝香、蜜兰香、姜花香、芝兰香、桂花香、杏仁香、夜来香、茉莉香、玉兰香十大型号80多个品系。
6、凤凰单丛采茶很讲规矩,通常日光强不采、雾水茶不采、雨天不采,而是选在午后开始。究其原因,原来是为了给茶青多些时间进行光合作用,去掉叶上的水分。采下的茶青,再经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历时20余小时,才可以制成成品茶。
7、一杯好茶,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单丛茶不仅是极佳饮品,而且保健功能显著,具有生津止渴、解热降火、消食去腻等功效。
四、单丛宋种属于什么香型
1、有芝兰香、芝兰香、栀子花香、白玉兰香和黄枝香型五种。
2、宋种芝兰香是凤凰单枞茶蜜香型的名枞,品质优异,茶香清幽,有着明显的芝兰花香味,冲泡后汤色橙黄透彻,入口醇厚,滋味鲜爽,回甘能力强,较耐冲泡。
3、宋种蜜兰香单丛同为凤凰单枞蜜香型名枞,有着明显的甘薯蜜香味,是后天杂交培育的树种,冲泡后汤色明黄透亮,花蜜香高锐悠长,入口浓厚,口感饱满,滋味爽口,蜜韵明显突出,饱满度极强。
4、宋种东方红属于小乔木型,干茶带有明显的栀子花香气,汤色橙黄剔透,蜜香味明显,口感醇和甘润,口齿甜腻生津。
5、宋种八仙茶干茶花蜜香气浓郁袭人,呈现为明显的白玉兰香味,口感醇厚爽口,喉韵鲜浓,回甘快速持久,茶树适应力强,耐冲泡。
6、宋种仔单丛是属于黄枝香型的一种,干茶叶片条索紧直壮实,外观色泽黑褐油润,光泽度较强,冲泡后茶香浓郁高长,汤色橙黄明亮,入口醇厚,滋味鲜爽,山韵味浓。
五、宋茶是什么茶
宋茶属于凤凰单丛的一种,但和凤凰单丛中的“宋种”不能等同。就工艺而言,宋茶也是乌龙茶的做法,有清香和浓香之分,香味都浓郁,带点儿花香。
六、宋种为什么叫宋种
民间流传,凤凰鸟曾为南宋帝昺衔茶解渴,后人因此而称它为“宋种”。历经数十代茶农的精选细培,凤凰单丛茶已经成为中国茶树品种中自然花香最清高,花香类型最多样,醇厚甘爽、韵味独特的名茶。
七、凤凰单丛宋种一号茶是红茶吗
不是,凤凰单丛这种茶,它既不属于红茶,也不属于绿茶,它属于乌龙茶的一种与凤凰单从这款茶相近的有大红袍,岩茶,铁观音,这些茶叶都属于同一茶叶种类,也就是都属于乌龙茶的一种。凤凰单枞茶叶又被当地人戏称为叫做鸭屎香,这种茶叶是在乌龙茶里面香气以及茶汤的香味最重的,有兰花,蜜香等非常丰富的香型。
OK,关于宋种茶特点和宋代茶文化特点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