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传统习俗与现代环保的交融
今天是清明佳节,三天的小长假即将结束。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扫墓、踏青、品春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清明时节,明前和雨前的春茶,正等待着我们的品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这句诗,凝聚着穿透时间的力量,用月光般的深情抚慰着季节的惆怅。又是一年清明至,传统的时节,犹如刚出浴裹着旗袍的女子,挟持着倾国倾城的张力,将那些时尚潮流的或者纯厚质朴的、欣喜愉悦的或者忧愁伤感的,都汇聚在清明的习俗之下,庄严的整肃生命的仪仗,虔诚的向生命致以无限崇高的敬畏。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今年的清明,是否会如往年一样雨纷纷呢?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插柳等清明时分的活动,严肃中渗透着丝丝风趣,威仪中闪烁着点点灵动,也许,这就是清明节穿越千年的所沉淀的魅力底蕴吧!
清明节(英文名称:Tomb-sweeping Day / Pure Brightness),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们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却将清明节等同于上坟,把扫墓理解成焚烧祭品、燃放鞭炮。近期以来,各地雾霾天气频发,给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究其元凶是PM2.5。据实验证明,集中焚烧可燃物、燃放鞭炮产生的PM2.5平均浓度是正常空气浓度的5.4倍,最高值达到66倍。转眼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为了确保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厦门国际茶博会】向各位发出倡议:
一、用植树、种草、献花等生态文明方式代替焚烧祭品、燃放鞭炮。
二、用发祭文、追思会、公祭、网上祭扫等现代环保方式缅怀先辈先贤先烈。
三、采取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等休闲度假方式度过清明这个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四、尽量选择乘公交车,少驾或不驾私家车前往扫墓。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西山茶炒制工艺揭秘:品味传统名茶的魅力与文化内涵
2025-08-07 02:34:57大家好!我们将深入探讨西山茶炒制工艺以及与之相关的茶文化知识。西山茶,作为我国传统名茶之一,其独特的…
现代喝茶方式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现代人的喝茶方法是从哪个朝代」
2025-07-01 03:14:37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现代人的喝茶方法是从哪个朝代的一些知识点,和现代喝茶方式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的…
探秘黑茶:从起源到现代,全方位解析这一独特茶种
2025-05-27 19:12:16黑茶,一种独特的茶叶品种,以其深褐色的外观和独特的陈香、陈味而闻名。它源自我国,主要产于云南、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