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名探源:槚、茗、荈、蔎的演变与内涵
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饮品,自古以来便有诸多美称。本文将探讨其中四个常见的别称:槚、茗、荈、蔎,并梳理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槚:茶的古称
“槚”,又作“槨”,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用来指代茶。根据《通志》记载,槚是一种质地美好的树木,其叶在早秋落叶,故音秋。而《说文解字》中提到:“槚,楸也,从木,贾声。”这里的“贾”有“假”、“古”两种读音,“古”与“荼”、“苦荼”音近。由于茶为木本而非草本,因此人们用“槚”(音古)来借指茶。据推测,槚借指茶的时间不晚于西汉。
茗:茶芽的代名词
“茗”字在古代文献中,本义是指草木的嫩芽。茶树的嫩芽自然可以称为茗。随着时间的推移,茗、萌、芽三个字的分工逐渐明确,茗专指茶(茶)嫩芽。据《说文解字》记载:“茗,茶芽也。从草名声。”而关于茗何时由草木之芽演变而专指茶芽,有文献记载:“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可见,茗专指茶芽的时间当在汉晋时期。
荈:粗老茶叶的称呼
“荈”字在《茶经》中被用来指代粗老茶叶。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尔雅音义》中提到:“荈、荼、茗,其实一也。”可见,荈与荼、茗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据《茶经》记载:“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可见,荈因其苦涩味较重,被称为“不甘而苦”。而《三国志·吴书·韦曜传》中提到:“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荼荈以代酒”,说明荈代酒,即指茶饮。可见,荈字在古代文献中,除了指茶外,没有其他含义。
蔎:香草的别称
“蔎”字在《说文解字》中,本义是指香草或草香。由于茶具有香味,因此人们用“蔎”来借指茶。据西汉杨雄《方言注》记载:“蜀西南人谓茶曰蔎。”可见,以蔎指茶仅限于蜀西南地区,属于方言用法。古籍中仅此一见。
槚、茗、荈、蔎四个别称,分别代表了茶的不同形态和品质。这些别称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茶的认知和欣赏,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叶的相关知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
2025-08-10 03:31:39大家好,关于茶叶的相关知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的知识,希…
2022中国十大名茶,口碑最好的十大茶叶品牌
2025-06-10 05:06:06很多朋友对于2022中国十大名茶和口碑最好的十大茶叶品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
中国藏茶「什么藏茶比较好」
2025-05-06 13:23:47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探讨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如何挑选优质的藏茶,以及在中国藏茶文化中的一些常见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