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韵清心的意思「浅谈茶韵中的清感」
清,一杯茶的入口,能否给人“清”的感觉?这不仅仅是“清汤”,而是味道上是否有通透感。
就像用眼睛看到了深潭的底部。你能从茶的味道中得到这种“清澈可见底”的感觉吗?
汤色清透的茶,未必有清透的感觉;能体验清感的茶,不一定有清汤色。两者不能简单划等号。
以新做的普洱生茶为例。
茶园用茶青,一芽二叶或以上精选原料压饼。如果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类似绿茶的加工方法(不是纯晒原料),这样的茶饼用来冲泡,汤色一定要清澈透明。
不是晒干的原料,能参与后期氧化的茶叶元素含量大大降低,相关的茶叶提取物也相应减少。茶汤当然比纯晒干的原料更清澈。
问题不会出现,直到你品尝茶:
如果茶山不是单一的(有组合),茶味一定是复杂的;
如果有绿茶加工工艺,茶汤的味道又细又滑;
如果夏天的茶叶多是茶料,苦味一定很高,甚至有明显的烟火味。看它的茶汤,真的很清澈,但是入口有明显的烟火味。
考虑到茶韵,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这样的茶有“清”的感觉。
还有很多茶汤看起来有点浑浊,但味道却很“清澈”。
比如是传统工艺制作的普洱茶,也就是用原生大树茶,纯春茶原料,纯晒杀水,石磨压饼制作的茶饼。
用这种茶,茶浸出物丰富,但茶元素物质没有经过多年的后期氧化,无法与水相很好的融合,导致茶汤在视觉上不可能太清澈。
这种茶,人口时甘甜爽口,仿佛使人置身于林泉的山野,头顶晴空万里,烦恼一扫而空,真正享受到了怡情养性的情趣。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从“清”的反面来理解。
“清”的反义词是“浊”。
好茶冲泡出来的茶汤绝对不“浑浊”。茶的香气和滋味可能极其浓郁,但茶韵中绝对没有“浊”的感觉。
从苛刻的角度品一杯茶,却带着半分“浑浊”的感觉,其茶的品质在我们心中肯定得不到高分。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