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传统节日「中国民俗的茶节」
在中国多姿多彩的民俗中,“茶”与丧葬仪式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不茶不哀”的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的祭祀仪式中。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鬼,与丧葬习俗密切相关。从皇宫贵族到平民百姓,祭祀中都少不了香茶。茶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祭祀茶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向祖先和神灵敬茶、以茶为伴的古老习俗。
一般有三种祭茶方式:献茶、献干茶、只供茶壶茶碟作为茶的象征。
在中国清朝,茶必须用于宫廷祭祀祖先的坟墓。据同治十年(1871)记载,冬至节时,有“罗松茶十三两”的记载。光绪五年(1879年),年底的祭品中也有“两斤罗松茶”的描述。然而,在中国,“三茶六酒”(三杯茶和六杯酒)和“四果绿茶”的民俗一直作为丧葬用品流传。例如,在中国的广东和江西省,将一包茶与其他祭品一起放在坟墓前,或在坟墓前倒三杯茶以祭祀祖先是一种习俗。茶叶也被用作陪葬品。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掘得知,中国在2100多年前就用茶作为随葬品了。因为古人认为茶有‘洁身自好’的作用,所以茶的下葬有利于坟墓异味的吸收和遗体的保存。
茶祭是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它庄重、含蓄、有思想,给人一种神秘感和敬畏感。茶祭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有关。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源泉。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