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园建设,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技术
无公害茶叶是指在良好的生产环境下,茶叶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允许的限度内,无污染、安全的茶叶。无公害茶叶因质量好而畅销。我市现有山地茶园5万多亩,自然生长环境良好,适宜生产无公害茶叶。生产无公害茶叶的主要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土壤改良
1.改造后的茶园应在幼龄茶园和茶树之间种植豆科绿肥,并深埋于土中,以培肥土壤。
2.茶树行间铺草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稳定土壤温度,减少杂草,增强土壤生物活性。覆盖材料主要是野生杂草、修剪枝叶、树皮木屑、稻草等。
3.禁止在茶园使用有害的城市垃圾和污泥。
第二,茶园施肥
1.基肥: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行间犁沟要深施有机肥,覆土,宜早不宜迟。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100-150公斤。
2.追肥:在生产季节,一般茶园每亩施用化肥80-100公斤,分2-3次施用。有机茶园用腐熟的有机液肥或每亩100-150公斤的商品有机肥灌根,分2-3畦。
3.叶面肥:是及时补充营养,加速茶叶生长的有效方法。一般用以氨基酸营养成分为主的叶面肥比较好。禁止使用激素叶面肥。茶叶喷叶面肥十天后才能采摘。
三、控制和防止害虫和杂草的发生。
1、农业控制:
因地制宜选择抗病虫性强的茶叶品种。
加强肥料管理,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逆性。
采取修剪、翻耕、采摘等农业措施直接防治。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食肉鸟、蜘蛛等。)和生物农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农药)来控制病虫害。
3.物理控制: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光、热等。)人工或用器具控制病虫害,如人工灭杀、诱虫灯等。
4.化学防治:对于病虫害严重的茶园,一般可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消灭病虫害,但使用时要掌握好浓度、时间和方法,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有机茶园和AA茶园禁止使用化学农药。
5.杂草控制:杂草控制是为了与茶树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不一定要彻底清除。彻底清除多年生杂草的根茎;种子传播的杂草应在杂草播种前根除;农家肥可以堆肥利用,也可以覆盖有机物、薄膜、遮阳网等方式利用。抑制杂草的发芽和生长。
四、茶树的合理修剪和栽培:
(1)茶园正常生产一般在春茶结束后进行轻修剪或深修剪,三年内禁止两头修剪;产量低、树势下降的茶园可以修剪或刈割,并施足基肥。
茶行之间保持20cm左右的间隙,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
修剪茶园应注意收获与栽培的结合。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