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橙瘿螨用什么药-茶橙瘿螨简介
茶瘿螨介绍如下:
特征:成螨体型较小,长约0.15mm,橙红色,前躯略宽,从前向后逐渐变细,呈圆锥形或胡萝卜形。前体有两对足,延伸至头部前方,腹部和背部光滑。后体有许多环,背部约30个环,尾端有一对尾毛。它呈卵圆形,乳白色,水滴状。幼螨孵化初期为乳白色,之后变为橙黄色;两对足,形状与成螨相似,但腹环纹不明显。
发生规律:世代世代因地区而异。长江流域茶区一年发生20代,世代重叠,虫态混杂,成螨在叶背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成螨从叶背转向叶片。成螨有分几次相继受孕产卵的习性。卵散在叶背,成螨往往特别嫩。它们大多为害一芽二叶或三叶的新梢,占总螨量的70%以上。全年有两个明显的危害高峰,第一个在5月中旬到6月底(广西桂林在5月底),第二个在8-10月的干热季,对夏茶和秋茶影响较大。
防治方法:(1)旱季及时综合防治干旱,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过度遮荫茶园适当剪去遮荫枝,旺长期及时清理落叶,优先采用苗圃苗进行预防,5月初进行喷施预防。如果在移栽过程中发现秧苗受螨虫侵害,要先喷一次,过几天再运。秋冬季节轻修剪,将剪下的枝叶埋入土中,减少昆虫种群越冬基数;(2)生物防治采用生物无公害农药,在虫口高峰期前喷洒1000倍稀释的田丽和2000 ~ 3000倍稀释的1.8%依维丁(一种新抗生素)。(3)化学防治时每亩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杀螨剂10-20克,20%甲氰菊酯4000倍稀释液和73%炔螨特2000倍稀释液;喷洒50%辛硫磷、35%赛丹和1500倍稀释的溴虫腈。春茶结束后,喷洒25%喹硫磷、25%杀虫双、20%杀螨剂、50%杀螨剂800-1000倍稀释液和15%溴虫腈4000倍稀释液。并在秋茶后对苗圃和采摘茶园喷施博美0.5度石硫合剂或50%乙硫隆1500倍稀释液,对抑制次年发生率有显著效果。因为螨虫小而多,所以喷洒的时候一定要把叶子的背面和表面喷洒均匀。茶瘿螨
描述:体长约0.2mm,紫黑色,腹部近圆柱形,从前到后略细,腹部和背部呈环状,背部约60圈,背部有5根白色竖絮,身体两侧各有4根刚毛排成一排,腹部末端有L对刚毛,向后延伸,有两对足。蛋黄白色,圆形,半透明,散在叶表面;若螨体黄褐色,近菱形,长0.05 ~ 0.10毫米,“有白蜡,若虫与成虫相似。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成虫和若虫在叶中越冬,一年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高峰期为7-10月;成螨经常在叶面栖息和产卵。高温遮荫的茶园、苗圃的幼苗,叶片扁平、凸起高的大叶种易受伤害。
防治方法:(1)旱季及时抗旱,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过度遮荫茶园适当剪去遮荫枝,旺长期及时清除落叶,防止苗圃苗,应在5月初喷施。如果在移栽过程中发现秧苗受螨虫侵害,要先喷一次,过几天再运。秋冬季节轻修剪,将剪下的枝叶埋入土中,减少昆虫种群越冬基数;(2)生物无公害农药防治,在虫口高峰期前喷洒1000倍稀释的田丽和2000-3000倍稀释的1.8%依维丁(一种新抗生素)。(3)化学防治:采摘期每亩(667平方米)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杀螨剂10-20克,20%甲氰菊酯4000倍稀释液和73%炔螨特2000倍稀释液;喷洒50%辛硫磷、35%赛丹和1500倍稀释的溴虫腈。春茶结束后,用80%代森锌15倍稀释液、25%喹硫磷、25%二甲、20%蛹死网、50%杀螨剂800-1000倍稀释液、15%溴虫腈4000倍稀释液喷洒。并在秋茶后对苗圃和采摘茶园喷施博美0.5度石硫合剂或50%乙硫隆1500倍稀释液,对抑制次年发生率有显著效果。因为螨虫小而多,所以喷洒时一定要把叶子的背面和表面喷洒均匀,才能达到目的。咖啡棘蛛,咖啡棘蛛(Nietner)又被称为茶蛛。它属于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南方主要产茶省份分布。除了危害茶叶,还危害咖啡、柑橘、棉花等植物。成螨和若虫螨蛰吸茶叶的汁液,受伤的叶片局部变红失去光泽,叶片上有许多白色的蜕皮,最后变硬,干枯,离开叶片。成螨卵圆形,体长0.4 ~ 0.5毫米,暗红色。体背部隆起,有4排纵向细毛,每排6 ~ 7根。四双。卵形,红色,有短短的白色毛发。幼螨和若螨呈椭圆形和橙红色,有四对。在福建一年发生15代左右,世代重叠,无明显滞育。秋季到春季的旱季危害最大,少雨的年份更严重。雌螨寿命最长,一般为10 ~ 30天。卵散布在叶面主脉附近。雌螨有吐丝结网的习性。人、牲畜或幼苗的运输可以帮助它传播。多食跗线螨(Banks)又名茶黄螨、嫩叶螨、侧多食螨。它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跗跖骨科。长江流域各省都有茶区分布,特别是四川、贵州等省。如果螨虫蛰吸茶树芽叶的汁液,芽叶就会变成褐色,叶片变硬、变脆变厚,干瘪起皱,生长缓慢甚至停滞,导致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成螨雌螨卵圆形,体长0.2 ~ 0.25mm,起初为乳白色,逐渐变为淡黄至黄绿色,半透明。四双足,第四双足的跗骨上有鞭状的细长长毛。成螨近菱形,略小。卵呈椭圆形,无色透明,蛋壳上有垂直排列的网状灰白色圆形蜡质小点。可发生20代以上,以雌成螨在茶芽鳞或叶柄中越冬。一般春茶期发生的不多。夏秋茶期,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虫口迅速增加,高温干旱季节最为严重。防控方法:(1)加强植物检疫,防止虫苗被带出苗圃。及时分批采摘茶螨可抑制其大量发生。(2)加强茶园管理。冬季清除落叶焚烧,根际培土,铲除茶园杂草,减少虫源。繁盛期也要及时除叶。加强肥水管理,防旱抗旱增强树势。(3)化学控制。高峰期前喷洒20%甲氰菊酯4000-5000倍,或25%喹硫磷、25%杀虫双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